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郑州 > 正文
环球视点!走进“小修小补”的小店铺,感受郑州的温度与烟火气
2023-04-03 14:05:12 来源: 中原网
关注河南热线

修鞋、修自行车、换拉链、配钥匙……你有多久没见到这些小摊位了?

近日,商务部呼吁“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当下城市快速运转、高端商业云集,不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修小补”仍旧不可或缺。


(相关资料图)

其实,在郑州的街头巷尾,还藏着许多充满年代感、颇受欢迎的修理铺。这些坚持了几十年的店铺,已经成为了社区与街道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走进“小修小补”的小店铺,感受这个城市的温度与烟火气。

▲岗坡路

1“缝缝补补”,是一门事业

“老板帮我修下裤腿,这个穿上太长了!”

3月29日下午,一名老顾客走进刘燕(化名)的裁缝店,刘燕麻利地拿起卷尺在顾客腿上比划起来。

“长度收到这里吧?”“可以的!”

▲刘燕拿起卷尺量裤子长度

刘燕用笔做了个记号,开始了裁剪、锁边等一系列工序。剪刀下得又快又准,针脚走得又直又密,20多年的功底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在这里改衣服改了十多年了!老板手艺又好,活干得又仔细!”十几分钟后,老顾客穿上合身的裤子,满意地离开了。

这是藏在中原区岗坡路上一间不太起眼的裁缝店,在琳琅满目的临街商铺中,旧旧的招牌散发着浓浓的复古气息。走进店里,墙上挂着一些布料和衣服,左边一个桌子上放着一些修补好的衣服,等着顾客来取走,右边的一张大长桌是操作台,裁剪布料、熨烫衣服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桌上随手放着老式剪刀、尺子、五颜六色的线,靠墙边一排大小不一的盒子里盛着各种工具和纽扣、拉链等零碎配件。

▲刘燕在裁缝店里忙活

48岁的店主刘燕,从年轻时就拜了师,到如今还不断精进自己的手艺。“干我们这行的,大多是从小姑娘开始学的,学成之后,也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习,只有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维持生存。“刘燕说附近的居民只要有缝补需要都会来找她帮忙。

“别看我的店面小,但是老顾客特别多,很多人感觉衣服不合身时都会找我修改。"刘燕说,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网购,一些年轻人买到不合身的衣服又不想退货也会来找自己帮忙,现在店里的生意还不错,她打算一直把小店开下去。

2配钥匙,也是技术活

在离刘燕的裁缝店不远处,有一处钥匙铺,张俊峰和往常一样忙碌着。

▲张俊峰在钥匙铺里忙碌着

“刚刚有位街坊送来钥匙,他之前总是因为忘带钥匙进不了家门,让我多配两把备用。"张俊峰一边说,一边将原钥匙和钥匙胚放入机器左右夹槽中对齐,打开电源开关,随着机器马达轰鸣声,一阵银屑纷飞,不到两分钟,一把崭新的钥匙就配好了。

▲放入机器中的钥匙胚

张俊峰告诉我们,此时的钥匙虽已成型,但还需要经过最后一步打磨,他从抽屉里挑出一把细长的锯片,一下一下打磨钥匙齿边缘,直到表面光滑、平整。

走进张俊峰的工作室,墙面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钥匙坯,桌子和地上则放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而就是这一间普通的屋子,总能为过路市民解决不少的生活琐事。

▲张俊峰和他的修理铺

“别觉得配钥匙简单,技术不到家是干不长久的,干这个一定要特别细心,稍有偏差,锁就打不开。”在智能锁还未流行的年代,张俊峰曾经靠着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人。

从起初的支摊修车到逐渐拓展到配钥匙、修自行车、换电瓶等业务,从事“小修小补”工作也有30多年了,张俊峰说,城市虽然不断地变化,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这门“小修小补“的工作,在他看来,能够为民服务、方便百姓,这既是一门生计,也是一种情怀。

3修鞋,合脚最重要

在岗坡路口,有一家老字号修鞋店,不足十平方米的门面里,紧凑地堆放着工具架、打磨机、缝纫机等各类修鞋工具,靠墙立着的鞋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已经修好的鞋子,王利钢守在门口,等待顾客上门。

“师傅,你看我这皮鞋,都开胶了,你看着弄下。”

“放心吧!”

▲忙碌着的王利钢

李先生拿着皮鞋递给王利钢,这也是他今天接到的不知道第几双鞋子了,皮鞋、布鞋、男鞋、女鞋,王利钢是鞋子的“大夫”,一双双破损的鞋子,就是他手中的病人。

接过鞋子,王利钢仔细查看鞋子的破损程度,然后将鞋子放在补鞋机上。他先将一根线穿过补鞋机的针头,摇起补鞋机的转轮,针头便开始工作,娴熟地进行修补,“哒哒哒哒”,不到十分钟,一双鞋子就被他修好了。

▲正在用补鞋机修补鞋子

今年56岁的王利钢,20多岁就开始和鞋子打上了交道。这家小店他已经经营了22年,“大头修鞋”是王利钢给自己的修鞋店起的名字,“大家叫我外号‘大头’,起这么个名字大家也方便好找。”王利钢说。

定跟、改跟、换底到贴底、调色、只要是鞋上的问题对于王利钢来说都不在话下,因为技术好、价格合理,多年来王利钢也积累了一大批老顾客。

在王利钢身后的一个四层小架子上,放着很多本他的“会员手册”,他拿出其中一本,向我们展示:“这上面是一些顾客的名字,大约有一万多个,他们每修补一次,我就在上面记一次,我觉得修鞋,最重要的是要让人穿上合脚。”

▲王利钢展示出他的”会员手册“

多年来,王利钢靠着勤劳的双手不仅养活了一家人,而且为周围的居民提供了便利服务,他乐呵呵的说:“只要我还做得动,就多做几年!”临近傍晚,修鞋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王利钢又投入了新一阵的忙碌。

这样的“修鞋、改衣服、配钥匙”的店铺,既是一种城市生活的记忆,也是社区生活的一部分。

城市虽大,也是由一砖一瓦组成,生活再好,也需一针一线钩织。这些“小修小补”店铺,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实际需求,也代表着社区升腾的烟火气。

正因为有了这些小摊位,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编者按#

城市生活的本质是汇聚,而郑州就是这种本质完美丰腴的实际存在。在她的历史中,生活样态层层积累,让她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

这是一座历久弥新的城市,城市的活力正在不断绽放,《郑州圈儿·生活周刊》讲述郑州的历史、地理、文化、美食以及城市中的人文记忆,让这座城市中的每个人感受郑州的美好。

策划:张新彬

统筹:辛晓青

执行:赵宁禹亚楠

文案:袁连贺石嫣睿

设计:张雪宁

排版:石嫣睿

联系记者 编辑:王淑
责任编辑:hN_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