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转运员跑出“疫”线“加速度”
2022-05-14 05:52:56 来源: 郑报融媒
关注河南热线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翠 鲁慧 通讯员 王倩倩 文/图

疫情下,有一支不为人知的“逆行”队伍。他们与星辰相伴,与时间赛跑,将一位位“特殊家人”点对点送到隔离点,又将这些“病愈亲人”接回家中,他们是“转运人”。

在未来路街道办事处,就有这样一个疫情防控隔离转运组专员,昼夜兼程穿梭在城市中,使命必达。

“你好,我转运组刘长,今晚我们要来转运,先跟你核对一下人员信息……”“我们还有10分钟就到了,让转运人员在点位上等候。”“根据路线安排,下一站我们要去的是……”这一晚,刘长和他的搭档孙慧哲要完成6个点位的转运任务,从晚上十一点出发,忙完回到办公室,已经是凌晨四点。

刘长所在的闭环转运组平均年龄不超过45岁左右,平时他们的工作就是将“密接”“次密接”转运至隔离点;护送解除隔离的居民回家;在机场、高铁等接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郑的人员来到集中隔离点。

“转运名单下来后必须在20分钟以内就联系上当事人,20分钟我都嫌晚,每次接到案件,我们都恨不得能立即转运,但是从反馈信息到派120抵达现场终究还是需要一些时间,要比病毒跑得快才行。”刘长说。正是要比病毒跑的快,转运名单也常常在半夜就下发到微信群内,时时刻刻紧握手机,不时打开消息框已经是刘长的习惯性动作,半夜出、清晨回已经是他的工作常态。“坐沙发上眯一会儿,过个五分钟会突然惊醒,梦里都是手机铃声响了我没接到。”眼前的刘长眼睛里布满红血丝,连日来的日夜颠倒,他的眼睛有些发肿。

这天,健康关爱中心的329名居民要解除隔离回家了,8个隔离酒店挨个转运,对刘长和他的同事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这次要解除隔离的小张我印象最深,当初给他打电话需要集中隔离,硬是喊着他是冤枉的不愿意过去,最后我俩谈了2个多小时,才收拾好行李愿意隔离,嗓子都给我聊哑了。”刘长笑着说。说罢,他打开手里的盒饭,狼吞虎咽地扒起来。下午三点,这是他今天吃的第一顿饭。

在转运过程中,与被转运人员的每一次接触,都有风险,每一天每一秒都是硬仗!“前期会感觉有些恐惧,但当你把它变成一种责任时,便不再害怕。”每次工作到极限,他都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不能停下。

紧张的转运工作中,刘长冲锋在前,与疫情赛跑,与病毒较量,就像一颗“螺丝钉”,紧紧钉在防疫第一线,用实际行动默默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