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社区人”
2022-05-07 09:29:56 来源: 郑报融媒
关注河南热线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军方 通讯员 贾艇 文/图

危难关头显本色,大事难事看担当。4月14日以来,航空港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防控责任重大。IT产业园社区服务中心第十二工作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逆流而上,彰显责任担肩。

每天平均2万多步、每天200多个电话,有时工作到凌晨2点,这是第十二工作站站长潘鹏疫情防控背后的数字。

第十二工作站负责鑫荣公寓、港城公寓近2万名企业员工。核实大量疫情数据、核酸检测、物资配送、应急处置、隔离人员心理疏导、商户管理等各项工作纷至沓来。

每项工作的背后都有一连串的琐事,核酸检测中遇到大风天如何稳固帐篷,隔离人员隔离是否应隔尽隔,外地入郑人员是否落实管控政策,红黄码人员是否妥善处理,第二天核酸检测点上的物资是否配备到位……每天不停地穿梭在社区各个角落,他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是常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不辞辛劳全力以赴的精神感染激励着身边的每位同事。

开始时间是6时15分,结束时间是11时15分,一天采集2200人。这是55岁的社区工作者张明强在这次核酸检测中作为信息采集员一天背后的数字。

面对着“年龄大、身体欠佳、智能手机使用不熟练”这些问题时,一名有着32年党龄老党员的他没有退缩。当得到任务的那刻,他就努力向年轻人学习,每次总是第一个开始采集信息,还主动留守到核酸检测最后一刻,在自己的岗位上圆满地完成每次核酸检测采集任务。

穿上防护服,化身“大白”进入隔离区的刘涛是一名退役战士,现在是一名“抗疫战士”。哪里有需要他就去哪里,哪里任务重他就主动承担。隔离区需要采集人员时,他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进入隔离区,每天在隔离区穿梭3个小时,隔离服里汗如雨下。

刚晋升为爸爸的王云龙、妻子临产的王文桢、家有两个幼儿的张秦玉……正是家人需要陪伴、需要照顾时,他们无怨无悔地投入到这场战“疫”中,从没有离开岗位。

他们身兼多种角色,每个角色他们都尽职尽责,一丝不苟:有的是核酸检测上努力奔跑的“转运员”,有的是晚上11点多还在为次日核酸检测点分检物资的“理货员”,有的是凌晨1点还在核实处理郑州市疫情防控系统平台转办信息的“处置员”……

他们“五加二”“白加黑”;他们,步履不停、夜以继日。为保证员工的安全,他们筑起疫情防线的“安全墙”,他们是员工最贴心的“防疫管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社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