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风景线:北湾村深耕细作“红色网格” 写好农村“治理答卷”
2022-04-07 17:48:55 来源: 郑报融媒
关注河南热线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霞 巩义时报 吴瑞霞

日前,记者行走于巩义市北山口镇北湾村,但见村口的疫情防控卡点党旗飘扬、值守人员正提醒出入者扫码、测温、登记;人居环境治理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村庄整洁、绿树成荫,风光宜人;游园内,年长者在晒暖、唠嗑,一旁有孩童嬉戏……2022年以来,该村通过党建带网建、网建促党建,千方百计织密“两张网”,为“排查全覆盖、管理无缝隙、服务全方位”打下了基础,确保了每个农户都有一名党员、网格员联系,形成了“乡村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零”距离服务着全村群众。

延伸服务触角,织密“一张网”,在共建共治上出实招

北湾村位于北山口镇南部,紧邻市区,310国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2.517平方公里。 11个村民组,580户,3068口人。其中,党员99名。

网格化服务,就是把农村像围棋棋盘一样划分成若干小格,每格内安排一名网格长,村民组长为网格员,使每一个网格成为社会管理服务的基本单元,全面实现农村管理和服务的全员化、信息化和精细化,使管理和服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该村党总支副书记张继承(主持全面工作)告诉记者:“以前,群众有什么困难,我们不能及时掌握,这成为基层治理的短板,现在好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群众发现,东家有卫生死角需要帮忙清运,西家的老年人该打疫苗加强针了等等,网格员可随时随地受理群众诉求、开展服务,每位网格员、党员也都成了“百事通”。“格”力量已延伸至全村每一个微单元。

在攻坚克难上求突破,精准施策再织“网”

党员联户制度,不包括年老体弱党员,其余党员全部参与党员联户。以党总支为“神经中枢”,搭牵“神经脉络”构建网格与党小组紧密结合的组织体系,结合党员数量、分布等情况,在网格上科学设置党小组,实行党小组全覆盖、党员联户全覆盖。通过在各小组显要位置悬挂党员联系户公示牌、入户发放连心卡、等举措,着力破解了群众有困难“不知什么时候找、不知道找谁、联系谁”等难题。

2月份至今,通过党员带动,村民热情高涨地投入到清理建筑垃圾占道、田边积存杂草等,还主动拆除自家的违章建筑,目前,共拆除旱厕2处、鸡笼3处;参与环境治理的党员群众有300多人次,清理积存垃圾、水毁垃圾800余立方;栽种刺柏、黄杨等600多棵,对十方院西街街、十方院南街、村委街见缝插绿等。

居住在龙鑫花园小区的群众也喜上眉梢,西围墙因“7.20”损毁严重,向联户党员提出尽快修复的诉求后,村里及时回应,多方筹措资金,3米多高、近50米长的围墙不日即可完工,有力推进了党员联户制度落地落实、见底见效。“一起床就先把屋子打扫一遍,再打扫门前房后,无论是待在家里还是走出门外,去哪都干净整洁、很舒心。”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已成为北湾村老百姓的日常。

“两张网”精细精准,群众欢乐多

“网格化服务+党员联户”基层治理模式有几大特点,一是能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二是能发挥好沟通连接作用;三是能发挥党员走访服务作用;四是能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针对网格内的老人、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众,网格员、党员常态化上门走访慰问,重点开展了民意倾听、事务代办、政策宣传等,尤其是在普及60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方面,推行的车接车送举措,大大提高了老年群体的接种率,使疫情防控屏障更加坚固。

由于310国道穿村而过,国道沿线个体工商户较多,大约有50余家,从业人员百余人,辖区内大小私营企业30余家,北湾村的疫情防控面临着诸多难题,但张继承信心满满:“以前,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群众的疫情群防群控意识淡薄,“网格化服务+党员联户”补齐了诸多短板,下一步,我们将盯紧小网格,服务‘零’距离。真正做到群众事情有人管、群众问题有人解,群众心声有人听。”

随着北湾村“网格化服务+党员联户”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网格员、党员,分片包区、走家串户,已将议事场所从会议室搬到农村院落、田间地头,让一页页《民情日记》成为及时掌握社情民意的“晴雨表”。

下一步,北湾村的工作思路是在守好疫情防控屏障的基础上,保持“村庄美、脑袋富”,还要充分利用村中心的“大市场”,实现“口袋鼓”,通过深耕细作“红色网格” 写好农村“治理答卷”。

责任编辑:hN_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