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北山口镇:用心经营网格,打通乡村治理“神经末梢”
2022-04-02 16:51:39 来源: 郑报融媒
关注河南热线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霞 通讯员 郭怡然

网格群多看看、群众家多坐坐、党的政策多聊聊、基层事务多跑跑,用心坚持做一两件有益于群众的事情,擦亮为民服务的初心,就不负“网格人”的称号。巩义市北山口镇将党员干部能力作风建设融入到“网格服务”的日常中来,以网格为主阵地,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为辖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实干担当为底色开新局。

细微之处见服务,点滴小事暖人心

山川村三级网格员杨有理在巡逻时接到群众杨相州的电话,称自己家中的水管无水,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方便。杨有理便立即赶到老人家中查看,经检查发现是因为水管年久失修,造成断裂。随即便联系村干部一起帮助杨老人家更换水管零件,解决了吃水问题。经过近几个小时的抢修,终于把水管维修完毕,看着哗哗的自来水,杨相州感激地说:“太谢谢你了!我年纪大了都不懂咋处理,还好你及时赶来还找人维修,否则都吃不上饭了!”

“有困难找党员”,连心群拉近干群关系

“我的健康码不知道为什么变黄了……”李女士焦急地给所在白河村联系说道,“我在豪布斯卡上班,要求做的核酸都做了,疫苗也接种了……”在村委值班的支部委员,白河村三级网格长崔稳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帮助李女士进行了转码申请操作。“她是我联系的群众,按照党员联系户制度,我还分包了有7户,我给他们建了一个微信群,叫做‘连心群’,告诉他们‘有困难找党员’……”崔稳笑呵呵地说道。当天晚上崔稳再三确定了李女士转码成功后才放心睡觉。平日里,遇到核酸检测、人大换届选举、疫情防控等事宜,崔稳总是第一时间在群里通知所联系的群众。

“了解群众需求,收集群众心声,党员联系户制度真是好”

张文军,今年60岁,是水地河村的一名党员,在网格化管理和党员联系户制度当中,他分包了9名群众。定期走访,和乡亲们拉拉家常,成了张文军现在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谢克通,今年84岁,是他分包的一户群众,得知他近期生病脚受伤后,张文军便立即提了鸡蛋前去看望。

李天福,80岁,是水地河村三级网格长张海延联系的群众,“俺老婆子腿不得劲儿,想看看能不能办理残疾证享受点啥政策,这有你这党员联系人了真方便,俺坐在家里就有人上门讲政策,真是好……”李天福笑着对张海延说道。

去年7·20暴雨,水地河村受灾比较严重,如今又到了防汛时节,党员宋卫华便提前到分包的6户群众家中,排查安全隐患,为群众排忧解难。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了解群众需求,收集群众心声,党员联系户制度真是好,各位党员们,我们搜集到的群众问题,能解决的要立马解决,不能解决的报到村里来,我们一起想办法,群众事情无小事,我们要确保群众的事情件件有落实、有回声。”3月25日,在水地河党员活动日大会上,党支部书记谷耀锋掷地有声地说道。

一直以来,北山口镇坚持党建引领,把网格治理纳入乡村治理大格局,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采用“一网格一党小组”的模式,让网格员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让网格治理“活”起来,真正将乡村治理触角延伸到网格的每一个角落,一件件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事好事换来的是群众对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认可和称赞,实现了“小网格”服务“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