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路街道:计划路社区联手自治委员会 安装楼道灯照亮居民心
2022-03-17 11:50:47 来源: 郑报融媒
关注河南热线

郑报全媒体记者 鲁燕 通讯员 王晓 王莉莉 文/图

“有了感应灯,晚上回家再也不用摸黑了。”3月15日晚,家住计划路12号院的张阿姨刚走进楼道,感应灯就次第亮了起来。“在明亮的楼道里进出,盼了多少年,终于实现了。”张阿姨感叹道。这几天,中原区建设路街道计划路12号院的三个楼道都装好了感应灯,楼院群里都“炸”了,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居民也激动了,纷纷为楼院自治委员会的成员们点赞。

计划路12号院是老旧小区,6层高的楼房,因线路老化,年久失修,楼道灯一直不亮。一到晚上,居民进出很不方便,只能依靠手电筒或者是手机照明。年纪大的人拿着手电筒也不方便,大家就尽量晚上不出门。

直到2021年10月,在建设路街道计划路社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计划路12号院成立了居民自治委员会,以党员带头的五位成员被选举出来,成为楼院居民们的“主心骨”。在社区党委和居民自治委员会联盟下,做到“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解决”的多元化治理模式。

自治会成立以来,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承担了物业公司的职能,义务为大家做了许多事:办理垃圾清运证、启用门禁、规范停车位、清扫楼院卫生、收取各种费用等等。

近日,他们还利用两周的时间安装了公用电表,修复了长年不亮的楼道灯。为节省材料费用,他们货比三家,为节省安装费用,自治会成员张军、刘广欣和胡彪三位师傅利用休息时间义务安装。他们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格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那一束束明亮的灯光照亮了楼院居民的心。

见到自治会的五位成员天天忙乎着很是辛苦,楼院的环境卫生也是一天好于一天。“有啥需要我们的,就吱一声……”不少年轻居民见到他们时,会发自心底地这样说。

楼院长刘广欣感慨地说,居民自治的意义不但是改变了楼院面貌,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提升了居民自身的素质。它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我们的楼院里,让这些种子发芽、开花、结果……

在社区党委与自治会的协同治理下,切实践行“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的服务理念,不断推动党的力量向楼院延伸,让治理和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不断探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有效途径。